质量监督网-关注品牌质量,聚焦时代发展!

网站首页

质量监督网

荣膺“《福布斯》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 康得新向世界级科技创新

当前位置:质量监督网 > 公司新闻 >   2017-08-29 09:0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张虹蕾
文/张虹蕾

  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得新”,002450,SZ)的创新之路再下一城!

  近日,康得新入选美国《福布斯》杂志发布的“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年度榜单,名列全球47位。康得新在入选的6家中国企业中排名第三,也是全球唯一入选的中国科技型新材料公司。

  8月25日,当康得新CEO徐曙身着一袭颇有质感的白色长裙,用精准的词汇和丰富的表达向笔者回顾起康得新的创新之路时,语气里充满了自豪和喜悦。

  实质上,上述奖项仅是康得新诸多创新中的一个“缩影”。2001年成立的康得新,通过不断地创新和超越,早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一马当先。

  眼下,康得新已经成为拥有六大生产基地,下辖30余家子公司、9大事业部、9个研发中心,分支机构遍布8个国家、产品出口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产业集团,一路发展成为全球预涂材料的领导者和光学材料的领军企业,并在裸眼3D技术、大屏触控技术、柔性材料、隔热材料等领域领跑全球。

  而在资本市场上,康得新的市值也从2010年7月上市时的22亿元,增长到目前的近700亿元。

  然而,这家已经站在高分子材料领域“潮头”的企业,并未止步于当下的成绩,还在不断填补市场空白,迈向一个个“无人区”。

  排名领跑多家全球知名企业向世界级科技创新企业迈进

  作为康得新的CEO,徐曙曾在去年底荣获第六届中国证券“金紫荆”最佳上市公司CEO奖,成为那届获此荣誉的唯一一位女性CEO。

  此后,她又荣登2017福布斯女性富豪排行榜位列27,荣登该榜单的还有格力电器(000651,股吧)董事长董明珠、华为董事长孙亚芳、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等内地杰出女性企业领导人。

  不过,在8月25日,当笔者向徐曙提及上述奖项时候,她却坦言,相比个人的荣誉,她更为康得新的成就感到兴奋和幸福。

  “如果没有(康得新)这个平台,谁也不会关注到我。”按照徐曙的理解,个人和集团的荣誉,都是彰显康得新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的例证,而正是因为康得新不断破界融合,为国家打造基于高分子材料的生态平台,才会引起各界的关注。

  徐曙谈到的这份由《福布斯》发出的榜单,康得新凭借过硬的核心竞争力与特斯拉、亚马逊、宝洁、可口可乐等国际企业并肩,在腾讯等6家入围中国企业中居于第三位。这无疑是对康得新全体干部员工十几年来持续进行科技创新的高度肯定,也是康得新迈向世界级科技创新企业的重大标志。

  而在徐曙看来,奖项除了是对公司多年不断创新的肯定和嘉奖,也让更多的人透过二级市场看到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读到一个更有温度的康得新。

  此外,斩获上述奖项,离不开康得新一路走来在技术、经营、组织、机制、商业模式五方面的的创新。

  徐曙以机制创新为例解释称,早在十年前的2007年,康得新就主动把原始股权分享给员工,形成跟企业共同成长和分享的机制,使得整个公司迅速拧成一股绳,极大调动员工潜能。

  而今,当康得新产品走入多个行业和产业应用,逐步走向快速扩张期时,康得新将原来宝塔式的企业结构转变为“大平台上诞生小团队,小团队孵化出大公司”的创新体制。在2016年形成基于高分子材料的四大事业群,每个事业群都成为一个独立的综合体,再次激发了团队的主动性及经营效率。

  厚道深耕高分子材料持续填补市场空白“一直对自己有要求,一直有目标,一直有责任,一直在奔跑。”这是徐曙对多年从康得新一路走来的总结。徐曙称,企业的发展是不断爬坡的过程,也迫使企业家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情怀、学习能力、钢铁般的意志、超强的体力是企业家精神的包含的要素。

  能够发出上述感叹,则源于徐曙个人成长轨迹和康得新发展密切的相关性。

  对于徐曙来讲,1998年是其人生中的关键点,她把唯一的一份简历递到康得集团。

  彼时,恰逢康得新董事长钟玉下海十年,康得大厦刚刚建立不久,而出生在大学校园,机械基础硕士毕业之后在大学执教多年的徐曙,叩响康得集团的大门。

  两个多月后,徐曙进入康得集团。而在当时,钟玉则称“我招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一张白纸。”钟玉之所以用“白纸”评价徐曙,源于她身上良好、优秀的价值观和文化素养。

  很快,徐曙这张“白纸”被钟玉打上了“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勇于付出”的标签,“这三句话让我从一个白丁,完成从0到1的过程,让我不断成长进步。”徐曙称。

  从一张“白纸”蜕变成CEO,一路带领康得新不断突破的背后,则是千百次的淬炼,相比今天的风光无限,此前不论是在预涂膜亦或光学膜的探索,都曾饱受磨砺。

  预涂膜让世界看到康得新,但当康得新走入的时候,国内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怀着坚定的信念,康得人从零开始,从设备选型采购、研制配方、锻炼工艺技术、资源整合多方发力,竟然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直到2002年10月16日,位于北京昌平科技园区的康得新预涂膜生产线建成,中国第一条预涂膜生产线正式投产。

  成功的企业总是不甘于当下的成绩,越过预涂膜这道高峰之后,康得新又把目标转向光学膜。

  徐曙回忆称,2012年国内在光学膜该领域团队、设备、配套均为空白,但徐曙始终怀着“别人干不出来,不等于我们干不出来”的信念,在光学膜领域趟出一条亮眼的探索之路。

  “那一年我几乎没怎么在家,基本在中国周边去跑项目、技术、团队、设备,经营。”回忆起这段往事,徐曙更多是满满自豪。“在光学膜取得突破后,当时一些知名企业来看了也觉得目瞪口呆,称七八年干不出来的事被康得新一年干成了!”

  驱动创新不断突破“无人区”做站在风口上的“雄鹰”

  能够在高分子材料一路领先,也源于康得新在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发展策略。

  康得新在经历打造高分子复合膜材料的领军企业、打造基于高分子材料的世界级产业平台两个阶段后,在2016年进入打造基于先进高分子材料的全球生态平台的新时期。

  而在2016年,康得新也正式提出双引擎战略。“这是一条微笑曲线,也是康得新的“双引擎战略”。曲线一端是产品技术和创新,另一端则是消费者需求,以互联网平台连接两个高价值端,新材料研发与用户需求双引擎驱动,适应市场变化两个高点,新材料端与用户联动发展,将研发优势转变为品牌优势。”徐曙用双手在空中划出一条弧线,向笔者游刃有余地解读道。

  在徐曙看来,上述战略也和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以市场为导向,以制造为基础,以服务为中心,打造生态价值体系”的内容高度契合。

  而在2017年年会,徐曙则将“协同”纳入康得新的关键词。技术、产品、市场、团队,各个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也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康得新三大材料平台,三大生态平台,高度的融合协同,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国际竞争对手。

  目前,康得新已与苹果、三星、LG、宝马、京东方等国内外一线厂商在多个应用领域实现同步合作开发,为合作伙伴提供材料研发系统解决方案。

  回顾此前走过的历程,徐曙坦言,企业家并非一开始就有宏图大志,但伴随企业不断发展,会有一只无形的手成为推动你不断前进的动力。康得新和积淀时间很长、产业触角很深的企业相比仍存差距,之所以能够和无数优秀企业同台竞技,源于康得新一直以来强烈的创新欲望及全面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而在眼下,作为一只站在“风口”上的雄鹰,康得新并未止步于曾经的成绩,而是在更多的“类无人区”不断开拓。康得新裸眼3D和大屏触控这两项技术,既是市场上的领导者,也是唯一真正具有规模量产能力的拥有者,康得新将通过产业延伸,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5~10年的时间,对标3M,我们非常有信心。”直面未来,徐曙称,如今经过很多积淀始终牢记“敢想、敢干、会干”三个核心词的康得新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时点,相信很多爆发性的革命即将来临。

  未来,三大高分子材料平台依然是康得新发展的最核心的动力,而康得新也会基于此,选择跟自身在技术、产品、市场和资本高度协同的企业,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形成1+1>2的效果,向世界级科技创新企业加速迈进。


[责任编辑:小燕子]
广告位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