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督网-关注品牌质量,聚焦时代发展!

网站首页

质量监督网

16部委领导干部旁听“民告官”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

当前位置:质量监督网 > 独家报道 >   2017-12-15 12:5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2月15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国家机关是国家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主体,同时肩负着普法的重要职责。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到落实普法责任制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正在一步步扎实推进。

  昨天,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会同最高人民法院组织落实普法责任制部际联席会议16家成员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到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旁听行政案件开庭审理。那么,究竟该如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又该如何推动领导干部遵法、学法、守法、用法?

  2017年12月14日上午9点半,北京四中院组成由副院长程琥担任审判长的合议庭,开庭审理原告北京定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诉被告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要求履行法定职责案。原告请求判令被告收回涉案土地。“我方合法拥有004号土地使用权,闲置18年,一无所为,处处碰壁,可以说头破血流,已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可见18年的闲置,政府既不强制收回,也不让企业开发,这就标志着错在政府,我方无措。”

  被告怀柔区政府的代理人强调,原告所述与事实不符。“原告应该受让以后,按照合同的约定,及时地报开工的许可,报他的施工设计方案,这些工作原告没有做,仅限于拿到了规划的条件,然后地就放在那里没动,如果原告现在要开发,要受政策调整的,而且要履行相应的法律程序,跟原告所说,我18年一直没能开发是由于政府原因造成的,不是同一个概念。”

  双方围绕怀柔区政府是否具有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法定职责、涉案土地是否具备收回使用权的基本条件、原告申请的有关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展开辩论。整个庭审给旁听席上来自落实普法责任制部际联席会议16家成员单位的100多位领导干部,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课。

  座谈时,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介绍,2016年全国法院新收一审行政案件22万多件,比2013年增长了近一倍,其中请求政府履行法定职责、信息公开、涉及拆迁、土地征收、劳动争议等领域案件较多,被诉行政行为的违法情况发生的五多五少变化,应该引起重视,“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少了,但是一般违反法定程序或者程序瑕疵的占的比例不少;超越职权的少了,但是滥用职权的多了;作为的行为违法的少了,但是违法不作为的相对来说多一些了;明显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少了,但是不当履行、不完全履行、不按时履行法定职责的相对多了;在行政决定书上不适用法律规范的少了,但是不准确适用的相对多了。”

  在切实纠正违法行政行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方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杨万明介绍,十八大以来,在北京法院审结的一审案件中,行政机关实体败诉率27.3%,全市向行政机关发布司法建设339件,2015年以来共有一千多名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公开审理就是最直接的普法,也是最直接的法治宣传。

  部长们纷纷发言,建议领导干部旁听案件审理常态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义珍说:“要把法律、法规、制度、纪律、规矩挺在我们前面,让老百姓在我们的行政中体会到法治的尊严,体会到公平公正。”

  农业部党组成员宋建朝说:“我们的政府在行使权力的时候是代表老百姓在行使,是公仆和主人的关系,但是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权力的异化,就是干着干着就把自己干成主人了。我们要牢记为民用权的初心,为民所思所想所为。”

  司法部部长张军表示,对各部门普法责任制清单进行汇总整理,制作中央国家机关统一的责任清单,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让人民群众监督。

  张军介绍,正在制定法治宣传教育的考核评估体系,对国家机关开展相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情况进行第三方评估和客观的评价。“一个省、一个区、一个部门说普法做到位了,案件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无效的申请复议是多了还是少了,都能分析出你的普法工作如何,用这些数据,而不是简单的多少次执法公开课,多少次逢晋级必考法治,不再用那些简单的数据。”

  另外,全国普法办正在组织推荐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示范点、落实年度工作报告制度;结合明年“七五”普法中期督查,适时召开推进会,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推动新时代全民普法实现新发展。张军强调,谁执法谁普法,要有温度。

  张军说:“任何一个案件,天理、国法、人情是有紧密关系的,可不是依法胜诉职责就到位了,可以更有温度。”

 

[责任编辑:小燕子]
广告位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