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干实干加油干 谱写发展新篇章
——贵州检验检疫局2017年工作综述
春华秋实又一年。
细细盘点2017年贵州检验检疫局工作的点点滴滴,无论在思想上,还是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都取得了累累硕果。
这一年,该局干部职工满怀憧憬与喜悦,绽放激情与活力,心潮澎湃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这一年,贵州局干部职工在局党组的带领下,坚决贯彻执行质检总局各项决策部署,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迎接“质量时代”,以建设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和生态文明试验区为重要抓手,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守住安全底线,服务经济大局,勇于担当作为,持续提升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能力水平,在促进贵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留下了坚实的履职足迹。
贵州省副省长卢雍政见证了贵州检验检疫局与贵阳海关签署《关于共同推进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备忘录》
强化质量提升 质量供给能力持续深化
——全面贯彻《指导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印发后,贵州局立即动员部署,制定贯彻落实方案,提出12个方面34项任务,打出一套“积极参与质量整治、加强完善质量标准、消除内外质量高差、大力开展质量宣传”的质量提升“组合拳”,动员全体干部职工迅速行动起来为质量提升而战。贵州局局长潘路生就贯彻落实工作提出“三个重、六个一”要求:“把贯彻落实《指导意见》作为近期学习的重要内容、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要指南、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做到学习资料人手一册,学习时间保障一个月,学习内容全员考试一次,宣传内容上墙一次,落实措施部门报送一次,学习贯彻效果督查一次”。将34项工作任务全部纳入督办事项和目标考核,确保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取得实效。
——全域开展示范区建设。围绕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着力提升贵州出口食品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助力“黔货出山”。2017年,共建成7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成量居全国第一。目前全省共有15个国家级、27个省级示范区,涵盖茶叶、猕猴桃、薏仁米、竹荪等12种贵州优质特色农产品。开展示范区创建后,贵州茶叶出口自2012年以来已实现“五连增”,2017年出口货值达7576万美元,成为贵州省继白酒和烤烟之后第三个出口货值超过5000万美元的食品农产品。示范区建设为贵州外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助力贵州食品农产品出口2017年再次实现跨越式增长。
——全力推进“同线同标同质”(以下简称“三同”)工程。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三同”工程为抓手,增加有效供给、提振消费信心。开展逐一帮扶行动,通过实施“一厂一策”精准帮扶,实现2017年新增上线“三同”公共服务平台企业31家,上线企业数量达39家,占贵州现有食品备案企业总数的29.77%。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三同”进万家活动,提升“三同”影响力和消费者的质量获得感。加强部门间协作,联合省发改委、财政厅、商务厅等8部门召开“三同”工程推进会,为“三同”企业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形成合力共促工作开展。会同省食安委将“三同”工作列入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指标,推动各市、州政府加快推进“三同”工程。
赴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调研国检试验区建设
窗口工作人员热情服务
国家辣料及制品检测重点实验室技术人员对出口产品进行检测
贵州局机场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从韩国仁川飞抵贵阳的一名旅客行李中截获一批不合格干细胞针剂
强化风险防范 守护国门安全能力持续巩固
——严守国门生物安全。始终牢记“保安全”的核心职能,把维护国门安全作为履职尽责第一要务,开展“全年度、全天候、全方位”国门生物安全查验。全力保障贵阳机场口岸首条洲际航线贵阳-米兰航班于2017年7月25日开通,截至目前贵阳机场口岸已开通国际地区航线20条,涉及韩国、日本、泰国、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全年共截获禁止进境物品4480批次,同比上升12.56%,截获有害生物198批次,同比上升46.67%,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99批次,同比上升5.32%。
——严防口岸卫生安全。始终坚持安全“底线”思维,提升口岸疫病疫情防控能力,积极防控鼠疫、登革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疫病疫情传入传出。2017年全年在出入境旅客中排查发现有症状者183例,同比上升15.82%,实验室阳性确诊43例,发现率和确诊率分别为37.31%和23.50%;监测体检4444人次,检出传染病73例。巩固和提升口岸核心能力,与口岸相关部门建立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技术指导作用,有力保障了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以95.23分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质检总局口岸核心能力复核验收,帮助贵阳龙洞堡机场取得创建国际卫生机场的“通行证”。
——严把产品质量安全。认真落实《关于完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体系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见》,以保障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和促进质量提升为核心,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优化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完善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和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2017年全年共完成出口危险货物检验监管998批、货值8813.9万美元;完成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1052批次、数量324.1万件。
强化内陆开放 服务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有序开展。将《质检总局关于支持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发展的意见》细化为24项111条具体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出台多项贸易便利化措施,为贵州外贸“优进优出”提供有力保障。与质检总局标法中心、省商务厅、遵义市政府共同签署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合作备忘录,助推全国首个白酒、绿茶技术性贸易措施评议基地正式落户贵州。与系统内相关检验检疫局建立合作机制,进一步互通有无,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与贵阳海关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签署《关于共同推进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备忘录》,加强信息资源共享、监管机制创新、促进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合作,共促贵州外贸转型升级,协同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
——贵州(双龙)国检试验区建设全速推进。贯彻中央“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通过开展国检试验区建设,探索适合贵州内陆开放的检验检疫监管新模式。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联合成立创建工作小组,力促省政府将国检试验区建设纳入《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规划》。2017年8月23日,质检总局批复同意在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设立贵州(双龙)国检试验区,成为全国第四个获批建设的国检试验区。贵阳市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支持贵州(双龙)国检试验区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建设用地、资金、人才及规划审批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目前一期建设正全速推进,依托国检试验区平台申请的国家农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两个区域性中心实验室和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已获质检总局批准筹建。
——检验检疫制度创新不断深化。以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和通关无纸化为抓手,不断深化检验检疫制度创新。2017年6月15日,全国检验检疫无纸化系统在贵州正式上线运行,并成功与检验检疫主干系统对接,全省无纸化企业备案122家,无纸化报检10392批,总覆盖率达98.8%。积极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2017年8月22日,贵州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首单检验检疫业务成功报检;2017年10月25日,成功签发首份由贵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报的原产地证书。进一步压缩通关时间,改善营商环境,降低外贸成本,2017年1-8月贵州局入境检验检疫全流程时长为7.72天,较全国17.33天的平均水平减少55%,位居全系统第三位。
——六盘水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雏形初现。加强与六盘水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联动共建齐推进,确保六盘水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各项创建工作落细落实。国家果蔬检测重点实验室(六盘水)已完成装修改造,仪器设备和检测技术人员已配备到位;六盘水猕猴桃、苦荞茶、葡萄等6个产品获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盘州市出口刺梨和水城县出口茶叶成功获批国家级质量安全示范区;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一期)建成投用,23家企业56种产品上线运行,企业申请质量溯源二维码150万枚。
——大批进口活动物顺利入境实现特事特办。有效保障由澳大利亚引进的1520头种羊2017年5月30日从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口岸入境,2017年7月15日隔离检疫期满成功交付企业。该批澳羊入境,实现了贵州省3个“第一”:第一次从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口岸直接引进国外大中型动物、第一次实现B747-400F大型货机降落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第一次在贵州进行进境动物隔离检疫。标志着贵州对外开放和口岸公共服务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也展现了检验检疫部门服务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取得的成效。
强化自身素质 固本强基能力持续增强
——注重党的建设,增强凝聚力。以多种形式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坚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为党建工作首要任务抓紧抓好抓实,组织中心组学习6次,党组书记带头督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带动所有党员都真正学起来、讲起来、干起来,开展了专题学习、专题教育、专题活动提升学习教育效果。有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开展多种形式的廉政教育及廉政风险防控、一督查等相关工作,切实有效地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完成了质检总局党组第二巡视组反馈的6个方面52个问题的整改。
——注重文化建设,增强发展力。创新“文明创建+强局之路”模式,把文明创建作为加强自身建设和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以“崇德向善、悟道向心、聚力向上”的黔检精神和“包容、进取、创新、卓越”的黔检核心理念为引领,以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为目标,大力推进机关文化建设。坚持依靠职工,全员参与,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学习教育活动、建言献策活动、文化体育活动以及扶贫帮困等社会公益活动。塑造了“环境优美、程序规范、办事高效、保障有力”的黔检机关形象。2017年11月,贵州局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充分展现了精神文明建设与检验检疫事业改革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成效。
——注重目标考核,增强执行力。以“省级目标绩效再创‘双奖’、质检总局绩效考核追比进位、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功、‘五化’工作亮点纷呈”的年度目标为龙头,全面引领工作开展。将质检总局绩效考核目标、省级机关绩效目标、贵州局重点工作目标全部分解落实。根据时间和工作进度,采取季度督查、中期督查、月督查、周督查、周例会、旬通报等不同的督查模式,对阶段性考核结果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整改,结合“三合一”督查、当面约谈等新机制,推动全局目标绩效工作有序开展。
——注重内部管理,增强战斗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配合质检总局开展了1名副厅级领导干部和1名巡视员选拔任用工作,选拔任用了1名正处级领导干部、5名副处级领导干部及17名科级干部。2016年度贵州局干部选拔“一报告两评议”工作成绩突出,整体满意度从2015年度的97.06分上升至2016年度的100分,在35个直属局中排名第一。加强财务管理,全面保障重点项目,切实推行“阳光财务、透明预算”改革,稳步提升财务管理质量。贵州局预算执行进度连续4年在全系统50个单位中排名前三,贵州局预算执行进度在质检总局2017年的所有通报中均排名第一,超预期完成年初制定“月月预算执行达到序时进度”的目标任务。
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事,折射出贵州局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张张答卷、一份份成绩,展示出贵州局砥砺奋进的丰硕成果。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流击水正当其时。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新一年,新征程,新希望。沐浴着党的十九大春风,黔检人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牢记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一路向前,为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谱写更加绚丽的新篇章。
质检要闻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