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绗缝产业拥有全国最大的产业规模,国际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绗缝制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先后获得“中国绗缝家纺名城”“浙江省绗缝产业商标品牌基地”“浦江绗缝工艺制品出口基地”等称号。金华检验检验局党组深入贯彻质量强国战略,把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作为新时期转变职能方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宏观质量管理的重要抓手——
□郑彬峰 陈雨丰 邬生力
浦江地处浙江中部,县域面积92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9万,位于浙中城市群与上海、杭州、宁波的联接点,区位优势明显,文化脉络深长,素有“万年上山文化、千年郑义门、百年书画兴盛地”之称。浦江绗缝家纺产业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元素与国际化特征相融合的优势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余年的发展,绗缝家纺产业成了全县的富民产业。全县绗缝家纺企业525家,就业人员6万多人,201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8.28亿元,同比增长8.6%,完成出口交货值68.43亿元。浦江绗缝产业拥有全国最大的产业规模,国际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绗缝制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先后获得“中国绗缝家纺名城”“浙江省绗缝产业商标品牌基地”“浦江绗缝工艺制品出口基地”等称号。
金华局与浦江县政府示范区创建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
检地合作 协力共建
金华检验检验局党组深入贯彻质量强国战略,把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作为新时期转变职能方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宏观质量管理的重要抓手。自2014年以来,金华局每年将推进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列入为年度工作要点或大事来抓,明确主抓领导和责任部门,纳入绩效考核。2015年,金华局根据辖区集聚性行业调研状况,分析浦江绗缝产业特别是开展专项整治以来的产业发展状况,提出了关于创建“国家级出口绗缝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建议,浙江检验检疫局和金华局领导多次带队到浦江调研和指导出口绗缝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促进产业质量提升的共同愿望,检验检疫部门与地方党委、政府走到了一起,浦江县政府与金华局签订了浦江出口绗缝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合作备忘录,浦江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国家级示范区建设方案,将创建工作与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试点县建设结合起来,写入县委工作报告和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并列为全县2017年度重要工作之一,纳入县督考机制,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浦江县委副书记、县长丁政(右二)调研绗缝产业发展状况
标准引领 齐抓共管
在2016年成功创建省级出口绗缝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基础上,启动了国家级浦江出口绗缝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严格落实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要求,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和检验检疫局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质量监管部门和开发区、乡镇街道、协会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了领导小组联席会议、联合检查、风险监测、信息报送、考评督查、示范企业评定管理、入区企业标准和动态管理、入区企业“一企一档”等多项制度,全面保障创建工作的有序、高效、深入开展,保障工作质量;开展了联合检查、风险监测、技贸措施、质量分析、企业培训等,收集并编写了《国外纺织品法律法规摘要》《美国纺织品法律法规摘要》《欧盟纺织品法律法规专刊》等免费发放协会企业,并通过培训会、宣讲会等形式,帮助企业了解国外法律法规,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公共监测平台,为示范区企业和整个产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推行以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标准为核心、品牌为引领、市场为导向的五位一体绗缝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发展模式。形成由各相关单位通力合作,常态化质量督查的齐抓共管质量管理机制,推动产品质量全面升级。绗缝协会的桥梁作用充分发挥,促进行业自律。企业产品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得到充分体现,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得到双提升,示范区出口绗缝制品连续3年实现国外零通报、零召回和零退货,实现了“投入无违禁,源头无隐患,管理无盲区,出口无障碍”的示范效果,提升了绗缝制品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扩大了绗缝制品出口。
金华检验检疫局浦江现场办工作人员到出口绗缝企业开展质量监管
示范创建 成效显著
出口绗缝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有效提升了浦江绗缝产业的升级发展,加快了浦江县的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出口比重逐年提升。作为浦江的重点支柱产业之一,绗缝制品90%以上的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欧洲地区。今年前三季度,绗缝家纺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2.17亿元,同比增长7.7%,产值占全县工业经济总产值的14.92%。今年前三季度全县绗缝产业外贸出口11.34亿元,占全县出口总额的31.47%,分行业出口总量居全县首位,列全省同类行业第一位,约占全国的同类行业的60%以上。示范区内33家企业共完成出口6.71亿人民币,占全行业出口的54.41%,占全县出口总量的18.63%;4家龙头示范企业出口1.91亿元,占示范区总量的28.48%。
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全县首次建立了浦江出口绗缝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及时在平台上发布相关政策法规、贸易预警以及退运情况等示范区信息,成为监管部门、协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络平台,并实现了绗缝制品项目检测能力的全覆盖。
政策支持力度大。县政府出台《浦江县进一步加快外经贸发展若干意见》,从企业争创出口品牌、出口产品认证、进出口商品展览、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退税质押贷款、外贸龙头企业带动、公平贸易机制、鼓励企业出口等方面给予支持。现行扶持工业发展政策中对企业创优创牌、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济转贷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政策支持。2016年浦江县启动了绗缝家纺产业跨境电商发展试点创建工作,鼓励绗缝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
行业协会企业配合好。示范区内所有企业均签署了《质量诚信承诺书》,落实企业产品质量第一责任。入区企业建立了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出口绗缝制品质量稳定,取得国外客户的广泛认可。行业协会积极参与示范区创建工作,在行业规划、标准制定、信息资源共享、行业自律规范等方面充分发挥协调、沟通和桥梁作用,建区3年内未发生重大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违法案件。
行业规范卓有成效。为期一年的行业整治,关停取缔100余家“低小散”和“黑心棉”加工厂,有效净化了绗缝产业生产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了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同时,《水洗绗缝制品联盟标准》和《针刺絮片技术规范联盟标准》两个行业联盟标准的建立,为浦江县绗缝制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提供了先行保障。
品牌质量更进一步。示范区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区内现有5家企业获评省级名牌产品,拥有200余只注册商标,其中8家企业获评省级著名商标,2家企业获评省级出口名牌。
国家级示范区的创建,作为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为持续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打造浦江制造新名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新总部企业商业模式,鼓励骨干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支持优势品牌兼并重组,组建企业战略联盟,强化规模经济优势,倒逼优胜劣汰,鼓励企业“走出去”并购或建立营销网络,确保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倾斜,提升企业现代化生产能力,加快推进绗缝企业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型升级,保证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升级发展和市场竞争力。
质检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