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督网-关注品牌质量,聚焦时代发展!

网站首页

质量监督网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质检事业跨越发展

当前位置:质量监督网 > 质检要闻 >   2018-02-07 10:08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应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要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用质量优势对冲成本上升的劣势,逐步建立健全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完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惩罚性赔偿制度等。简言之,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是未来质检事业能否跨越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是新时期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突破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经济在经历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以前那种资源开发和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发展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要求。一方面,自然资源的无序开采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大相径庭;另一方面,劳务、资源和物流等成本的上升让国内企业发展举步维艰。由此可见,高速发展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未来向高质量发展已是必然趋势,也是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明确要求,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质量监管工作是质检部门的重要职能,产品质量是指产品为满足规定需要和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质量特性包涵性能、寿命(即耐用性)、可靠性与维修性、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质量的重要性体现在相对于企业而言,犹如健康之于人的生命,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核心,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盈利;相对于消费者而言,关系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相对于社会经济而言,犹如阳光之于小草的生长,优质的产品质量能促进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促进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可促进企业的盈利。那么,如何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牢牢把握质量提升工作,从而全面推动质检事业更好发展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是向企业大力宣传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增强企业守法自觉性,积极引导生产企业深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自1993年9月1日起颁布实施至2000年7月8日第一次修正,再到2009年8月27日第二次修正,至今该法已经实施24年,修改部分条款两次。由此可见,法律的后续完善时间较长,与当今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不尽适应,对法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行为、新情况无法及时进行规范,同时,企业的自我守法意识不强,往往以盈利为单一目标,不能考虑自身的社会责任,从而在产品质量方面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或者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标准和要求的工业产品,从而侵蚀社会诚信体系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此,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在大力宣传法律法规的同时,必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靠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促使企业不断增强质量第一意识。如近期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查获的4起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生产的建筑用砖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标准和要求的工业产品的行为,就充分暴露了部分企业负责人缺乏产品质量意识,质监部门委托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结论显示被抽检产品砖的孔洞率不符合标准。同时,积极引导生产企业继续推行以TQM(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并与时俱进,努力创新ISO9000、卓越绩效模式等质量标准体系,从而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环境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围绕质量提升核心问题,培育、引导生产企业继续深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当前,TQM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界应用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入的一种管理方式和共同实践。我国企业30年的质量发展历程大约经历了3个阶段:前期(20世纪70至80年代)—TQM或TQC(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中期—ISO9000(国际标准化组织);后期(进入21世纪)—卓越绩效模式。ISO9000是中期因贸易引发的认证需要而广泛实施的,而卓越绩效模式是2001年国家为引导企业学习并应用该模式进行质量管理依据2004年国家发布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而推行,但无论哪种模式,均是源自于TQM,只是其表现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当前,ISO9000族标准自1987年诞生以来,至今在全球已经被170多个国家所采用。该系列标准由ISO/TC176定期进行修改换版,继1994年版和2000年版之后,也将完成第三次换版工作,由此说明,以TQM为基础的ISO9000质量标准在未来将继续发挥对企业质量管理的指导作用,而卓越绩效模式在全球方兴未艾,当前采用该模式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80个之多,基本覆盖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环境中,质量无疑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和焦点,TQM无疑是提升竞争力的战略武器,是企业达到长期成功首选的管理模式。作为国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有责任更有使命积极指导企业深入开展TQM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创新ISO9000和卓越绩效模式体系建设,为国内企业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实践质量提升行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迅速转变掌舵护航。

三是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努力开创质监工作美好未来。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中,李克强总理指出要以工业消费品为重点,深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建立健全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完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惩罚性赔偿制度等,其涉及质检工作内容之广泛,要求之高,史无前例,无以复加。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质检工作的重视和对质检系统的信任和关怀,全系统干部应借此良机,撸起袖子加油干,充分发挥行业监管优势,依靠企业社会信用监管体系,有的放矢地指导企业开展TQM、ISO9000、卓越绩效模式体系建设,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始终坚持以顾客为导向,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要始于顾客要求,终于顾客满意,确保产品(包括服务,下同)质量始终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为顾客创造价值,增强顾客满意。通过普法宣传和严格执法不断增强企业确保产品质量的社会责任意识,否则不仅会直接危及顾客和社会公众,甚至危及国家声誉。如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的深刻教训无不昭示着质量和企业生命的休戚相关。指导企业开展全过程、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的管理,同时应持续改进,包括产品质量、成本、交货期,以及环境和安全质量等各领域,建立健全包括管理架构、指导程序、激励机制、资源保证和员工培训等内容的质量改进系统。

总之,新时期质检系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但只要紧紧围绕质量提升这一中心任务迎难而上,全系统干部职工坚定信心,奋力拼搏,锐意进取,群策群力,必将开创质检系统更加灿烂的明天。

[责任编辑:小燕子]
广告位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