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

黄江:强心向湾,开启远征丨发力百千万 东莞镇精彩⑱

当前位置:金融情报局网_中国金融门户网站 让金融财经离的更近>资讯 > 热点 > 正文  2023-08-05 17:44:33 来源:南方Plus

【编者按】

2023年2月,广东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召开,擂响了广东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战鼓。

镇街强,则东莞强。为更好推动“百千万工程”在东莞各镇街落地实施,即日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启动“发力百千万东莞镇精彩”全媒体主题报道,深入基层一线实践,以微观视角、独到观察,全面展现东莞各镇街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谋划、新蓝图、新举措和新进展。敬请垂注!


(相关资料图)

项目建设热潮涌,比学赶超势如虹。入伏以来,气温持续攀升,与此同时黄江的城市建设热潮也如火如荼,其中临深片区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地铁站建设、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项目加快推进,持续“燃”出新动能,焕发新活力。

一直以来,黄江都以对标深圳为目标,加快提升自身城市发展能级。不久前出台的黄江镇“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更是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对标深圳,加快推动镇村高质量发展,构建强心向湾的城镇发展体系,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融入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创新协作发展大局。

打通东莞“南大门”

6月12日,期待已久的东莞市公常路改造工程在黄江镇动工建设。这是对接深圳的门户工程,升级改造后将促进沿线城市地区城市化进程,对提升城市品质起到重要作用。

长约15公里的公常路由北向南纵贯整个黄江,一路延伸至深圳光明科学城。黄江作为东莞南部临深重镇,是东莞对接深圳的“南大门”。回顾黄江的发展历程,深圳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公常路黄江段

改革开放以来,黄江利用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主动加强与深圳合作,持续引进深圳优质产业外溢,陆续从深圳引入领益精密、国泰达鸣等数十家优质高新企业,以及星河人工智能小镇等重大项目,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为东莞改革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截至目前,黄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60家,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均超50%。毫无疑问,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已经成为黄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莞深融合之下,南部九镇承担着打造深莞深度融合发展样板、全面对接和融入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为进一步打通“南大门”,黄江在“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将深度融入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双科学城”创新协作发展大局,主动承接深圳优质产业转移,加快培育深莞科技创新合作平台。

安世半导体生产车间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布局落子,融研发、转化、制造为一体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正快速打通,区域协同创新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城市竞争如百舸争流,黄江唯有加快构建强心向湾的城镇发展体系,才能抢占发展先机、赢得战略主动。

站在区域协同创新的维度上,黄江要想达到“向湾”的目的,更需要积极主动对标深圳,打造东莞产业的源头创新高地和“双科学城”成果转化基地,打通“技术研发最先一公里”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全新赛道。

挑战与机遇并存,光荣与梦想同在。独特的区位优势、不断叠加的政策优势,必将推动黄江以全新的面貌、澎湃的动能惊艳于大湾区舞台。

地铁站施工现场

优化发展“新空间”

抓产业就是抓发展,谋产业就是谋未来。

黄江是松山湖与光明双科学城创新产业链上唯一的镇区。对于黄江来说,“强心向湾”首要就是要强产业,只有产业强才有“向湾”的资本。

在“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中,黄江再次强调“制造立镇”,加快推动产业立新柱,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抢抓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和医疗器械等高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培育新型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力争引进一批投资额3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

灵狮小镇

事实上,为加快招引龙头链主和专精特新企业,今年以来黄江镇党政领导先后赴安徽、北京等地进行招商考察,并出台招商“引荐人”奖励办法,全面掀起新一轮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热潮。今年4月,黄江招商大会现场共签约项目15宗,涉及投资金额109亿元。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品质空间承载。为进一步拓展优化发展空间,黄江将以打造现代化产业园区为牵引,探索镇村企合作开发模式,着力整备大冚村117亩土地以及太阳神203亩土地,加大连片产业净地、高标准厂房和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供给。同时,加快存量土地盘活力度,统筹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全面梳理闲置土地,建立工业项目土地储备库。

天集·磁海产业园

如今的黄江,满眼生机活力,处处动能勃发。以工业立镇,瞄准新赛道、抢占新风口、上马新项目,力促先进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热烈升腾的城市新气象持续焕发光彩;以文化强镇,推动全镇发展空间提档升级,建新园、开新馆、修新路,符合深莞融合发展的城市品质正在加快显现。

激发临深“新潜力”

从某种程度上看,黄江因深圳而兴,但令人奇怪的是,黄江的临深片区却发展相对滞后,甚至还存在欠发达村。

星光村与深圳光明仅一山之隔,但是城市面貌却有天壤之别。从高空俯瞰,星光村这边密集分布着大量陈旧的厂房和低矮的民房,而深圳一侧则是新建的大学院校和高新科技园区。

近年来,在深圳的辐射带动下,黄江迎来一轮腾飞。但部分村因历史、交通等原因发展较为缓慢,从整体上看,黄江全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依然明显,其中中心区规划滞后、商业配套缺乏,临深片区更是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为加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黄江“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除了强调要集中资源做优中心区,构建完善的服务圈、兴旺的商业圈、便捷的生活圈,更强调要全域提升人居环境,推进老旧村庄、城中村改造和乡村示范带建设。

聚焦黄江临深片区,长龙村正力争早日推出新的“头雁项目”长龙健康产业园项目,顺应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智能科技蓬勃发展的产业浪潮,打造成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节点;星光村则加快推出503亩的“工改工”厂房,拟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大冚村则加紧建设人工智能小镇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产业年度产值将达100亿元。

黄牛埔美术馆

在深莞融合的背景下,黄江临深片区各村的地理位置越发显得重要,未来其战略地位必将大幅提升。为此,黄江“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强调,要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城市环境对标对齐、公共服务普惠共享、资源要素平等互换、生产要素充分对接等方面高水平对接深圳,打造深莞深度融合发展样板。

举旗定向,强心向湾,一场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正在开启。

【策划】黄少宏

【统筹/文字】韦基礼

【摄影】通讯员 李鄂

【作者】 韦基礼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