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炉碧经济开发区突出市场导向,创新招商形式,优化营商环境,借助在园企业家和行业协会力量,深挖招商线索,紧盯目标企业,进一步吸引同类型、互配套产业落地,全员招商、以商招商方式取得新实效。
炉碧经济开发区全景
目前,完成2023年全州上半年产业大招商目标任务88.89%,全州15个工业园区排名第二;炉碧经济开发区驻佛山招商工作队上半年在市融湾办考核评定中,被评为“优秀”等次。近日,投资3亿元占地70亩的家电玻璃及光伏组件产业园项目签约落地,标志着玻璃深加工产业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百亿级玻璃产业链条增加了重要一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高位推动,以有为服务得认可
“尊商、重商、亲商、安商”是推动“以商招商”的关键核心。
“十四五”期间,炉碧经济开发区坚定发展主导产业和首位产业,遵循州委、州政府,市委、市政府对园区的产业定位,在州、市两级主导产业专班的统筹推进下,深化“贵人服务”“三项服务”等工作机制,主要领导领衔推进玻璃制造及铝加工产业,会商并协调市直部门解决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和各类诉求,为企业投资和项目落地提供全过程、全要素保障服务。今年以来,园区领导班子会见企业家200余人次,解决各类项目问题60余项,签约主导产业项目3个,总投资6.1亿元,以有为服务获得了在园企业家和投资商的认可。
为保障项目签约即落地,园区积极争取市级层面支持并制定用地项目扶持政策,建立市区招商引资项目协调推动机制,实现市区部门之间工作互通有无、无缝对接。比如,河南省巩义市兴业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新建年产20万吨电极糊生产项目,从正式签约到动工建设仅历时28天,迈出了用地项目“容缺办理”的第一步,市区联动、齐力推动的工作作风得到了投资商的认可,赢得了在园企业的“好口碑”。
建章立制,以“全员招商”找线索
“没有招商引资就没有市场主体”,招商引资是园区工作的首要一环,是实现百亿级园区、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最为重要的增量因素。
为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线索、获取一手投资信息,炉碧经济开发区制定并出台了全员招商行动方案,以“领导领衔、部门定额、考核认定、分工合作”的形式,围绕“百亿级主导产业、推动双链融合、延伸现有链条”要求,将全年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园区部门和国有企业,让每个部门都有招商任务,让每个干部都成招商员、引资人,进一步拓宽了招商信息来源渠道。
通过实行“月调度、季评比、年考核”工作机制,提升项目洽谈签约工作效率,提升洽谈成功率和落地转化率。比如,因干部积极主动服务和洽谈,成功引进贵州元阔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年产5万方玉沙玻璃生产加工项目,该项目于今年年初正式投产,预计实现产值6000万元,目前已作为规上企业培育。
以商招商,让“好口碑”转为新成效
今年1-7月,炉碧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成绩可喜,项目11个,签约资金19.57亿元,同比增长20%;工业项目到位资金10.7595亿元,全市占比74.35%,完成市级全年目标任务18亿元的50.5%。综合近年招商引资情况来看,新的动能和新的增量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营商环境改善后,在园企业“以商招商”的结果。
近年来,炉碧经济开发区坚持用优质的服务搭建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区工管委领导班子坚持面谈会商、现场办公、随时服务、马上办理,践行“项目为王”靠前服务,积极帮助企业解决一批老大难的问题,在园企业对营商环境好转纷纷点赞,主动介绍项目嫁接资源,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取得新成效。
图为凯荣玻璃正在实施技改
比如,今年以来,云南雄鹰玻璃作为海生玻璃的下游企业已入驻园区,投资新建钢化玻璃、中空玻璃、夹胶玻璃3条生产线,预计年产值8000万元;贵州凯荣玻璃有限公司在投资2.8亿元对自有生产线进行提升改造的同时,介绍引进了四川衡昌睿安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新建年产100万吨精选超白石英砂加工提纯项目,填补了石英砂精深加工领域的空白,两个项目预计产值达6.4亿元;贵州新秀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引进贵州德盛新材料石英砂加工项目,总投资0.3亿元,预计产值2亿元。
来源:炉碧经济开发区
二审:雷子德 杨秀华
三审:王志凯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