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情报局网

伊拉克夹在中间,使其或成美国与伊朗之争中的“炮灰”

当前位置:金融情报局网>资讯 > 国际 > 正文  2019-05-17 08:19:15 来源:新京报

伊拉克的地理位置与战略意义,使其或成美国与伊朗之争中的“炮灰”。

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起了伊拉克战争。但直至2011年12月美军全部撤离,美方也没有在伊拉克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6年后,特朗普政府多次公开表示,伊朗及其支持的什叶派民兵组织正在计划袭击美国在该地区的驻军,来自伊朗的威胁逐渐升级。不过,美国却并未给出实际的证据以支持该指控。

据《纽约时报》,许多人将美国近期对伊朗的指控类比于2003年小布什政府在入侵伊拉克前的指控,更有人担忧,16年后,美国又要以一个未经证实的指控对伊朗开战了?

事实上,美国与伊朗近来互放狠话、小动作不断,正处于“要打不打”的边缘地带。

两国隔岸“互怼”,却苦了夹在中间的伊拉克,不得不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平衡好与美伊两国间的关系。然而,伊拉克的地理位置与战略意义,却使得它可能成为美国与伊朗之争中的“炮灰”。

美伊“互刚”,海湾局势一触即发

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局势从去年就开始了。

2018年5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同时部分重启对伊制裁。此后,美伊之间的“嘴仗”就未停止过。

至今年5月,特朗普政府进一步收紧对伊政策。一方面,美国全面截断伊朗石油出口,试图卡住伊朗的经济命脉;另一方面,美国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列为“恐怖组织”,并于近期向波斯湾海域增派“林肯号”航母战斗群及B52轰炸机特遣队,对伊朗形成军事威慑。

5月15日,美国国务院再下令,要求所有美国政府派驻伊拉克的非紧急人员立即撤离伊拉克,包括美国驻巴格达使馆和驻埃尔比勒领事馆人员。据CNN报道,国务院高级官员称,这是在面对伊朗“迫在眉睫的威胁”时的必要举措。

而伊朗方面也不甘示弱。

伊朗多次正面“硬刚”,称不会屈服于美国的“高压政策”。同时,伊朗将美国所有军队列为“恐怖组织”;5月8日,伊朗总统鲁哈尼更是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协议中的部分条款,不再对外出售重水和浓缩铀。

双方举动使得海湾地区局势一触即发。

伊拉克成美伊之争“炮灰”?

在美国与伊朗不断加剧的紧张局势中,与这两个国家都曾开战的伊拉克却忽然成为了焦点。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当地时间15日,在美国宣布撤离驻伊拉克的所有非紧急人员后,德国和荷兰军方宣布暂停他们在伊拉克的军事训练行动。德国国防部发言人Jens Flosdorff称该地区局势紧张,但强调目前“无实质威胁”。

据CNN报道,美方此次宣布撤离驻伊拉克人员,是在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上周突访伊拉克之后决定的。蓬佩奥在访问中要求伊拉克“确保他们能保护在伊拉克的美国人”。

据报道,蓬佩奥出访前曾收到情报,称在伊拉克的美方人员受到伊朗及其支持的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织威胁,他此次到访伊拉克就是为了“敲打”伊拉克。

伊拉克方面则否认称,并未发现有针对美方人员的袭击行动。不过,据《纽约时报》报道,被“打怕了”的伊拉克官员称,他们已经警告与伊朗有关联的武装组织保持克制,避免采取任何会引发美方报复的举动。

伊拉克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官员Sayed al-Jayashi称,“过去两天我们一直在与各组织召开会议,传达政府信息——若是谁做出了什么事情,是他们的责任,而不是伊拉克的”,“伊拉克政府有责任保护在伊拉克美国人的利益”。

不过,虽然美国与伊朗之间的局势愈发紧张,许多伊拉克人却不以为然,认为他们肯定打不起来。

曾参与过两伊战争与美国对伊战争的伊拉克人Salim Abu Hassan称,“这些都只是口头言论,只是互相威胁罢了”,“伊朗和美国都只是试图叫得比对方大声”。另一位民众Ali Selim也表示,“我并不担心,伊朗和美国都害怕对方,而且两国之间肯定会有调停者的——也许是欧洲”。

《纽约时报》称,现在的局势与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有类似之处,但最大的不同在于,2003年的小布什政府获得了英国、加拿大、日本等盟友的支持;但2019年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强硬立场却支持者寥寥。

据《卫报》报道,美伊之间的紧张局势引发欧洲国家忧虑,但他们主要指责特朗普政府挑起争端,而未跟随美国脚步指责伊朗。欧盟方面多次重申维护伊核协议,同时敦促美伊双方保持克制,勿使局势再度升级引发不可控的战争。

关键词: 美国 伊朗 伊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