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网讯 (记者 熊家明 通讯员 李明湘 崔贞娇 张秋怡)8月6日,记者从湖北省荆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于今年5月25日在全市范围内确定了11个重点区域,就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开展“三大讲”活动,以此举来提升食品生产安全,效果十分明显。
今年年初,该局通过调研,在征求各县市区市场监管部门的意见后,在全市范围内食品生产加工产业园区、食品加工小作坊园区中选择市11个重点区域作为监管重点,这些重点区域分别是:江陵县经济开发区沿江产业园(速冻食品生产企业)、松滋市(植物油生产企业)、公安县青吉工业园(规模企业生产企业园区)、石首市高基庙镇(粮食加工品)、监利市(包装饮用水)、洪湖市燕窝镇(白酒小作坊)、荆州区川店镇、马山镇、八岭山镇(粮食及粮食加工品)、沙市区岑河镇(饼干)、荆州经开区深圳大道新威工业园(酱腌菜生产企业)、荆州纪南文旅区纪南镇(糕点类生产企业)、荆州高新区米田绿山科技产业园(糕点生产企业)。
该局围绕重点区域食品生产风险防控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三大讲”活动。一是组织食品检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进园区开展风险清单大宣讲活动,重点宣讲冷冻食品、植物油、粮食加工品、包装饮用水、白酒、饼干、酱腌菜、糕点8类食品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和超标的标准,做到心中有数。二是组织市场监管人员和包保人员进园区开展防控措施大宣讲活动,重点是针对不同的生产和加工企业所生产的食品应该采取的不同防控措施,把好原材料、生产、加工、销售、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关口。三是组织落实“两个责任”的先进企业和先进局所开展经验交流分享大宣讲活动,重点宣讲落实“两个责任”的经验、做法、效果。
两个多月来,荆州市市场监管系统对重点区域食品生产风险防控开展“三大讲”活动。其中,组织食品检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进园区开展风险清单大宣讲活动67场,组织落实“两个责任”先进单位开展52场次,包保干部进园区宣讲89家次。通过三个宣讲对重点区域的生产企业保证食品生产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区域食品生产风险防控工作,该局还特别重视发挥各级包保干部上下联动、分级负责的责任机制,把监督、检查、督办、整改融为一体,把风险防范的措施落到实处。通过该局的努力,使荆州全市在全省率先实行市县两级食品安全“双主任”制,市(县、区)委书记、市(县、区)长共同担任市食药安委主任。从组织领导上保障了“两个责任”的落实到位,全市2.8万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通过“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平台”,由28名市级领导、268名县级领导、975名乡镇领导、4448名村干部开展全覆盖包保,从而加强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管,上半年全市规范食品小作坊497家。129个乡镇对流动食品摊贩进行登记备案,清理流动摊点3671个。清查重点餐饮场所、农家乐1872户次,督促整改食品安全隐患1274处。上半年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样9774批次,合格率达98.2%。
初审:李松 责任编辑:肖之涵 审核:王金臣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