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很多人提起朱元璋,都认为他是一个心狠手辣不顾旧情的皇帝,但是他也有自己的不容易,在辛辛苦苦地打完了江山以后,如何让政权稳定更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可坐江山很难。
他出身卑微小的时候家中穷的连饭都吃不饱,他为了吃上饱饭才去了寺庙里当和尚。之后天下的局势动荡朱元璋开始起义,推翻了当时的政权,而后他也凭借着自己的领导才能建立了大明。在成为了皇帝以后,朱元璋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他想的就是该如何维护好自己的政权。
我们都知道,就算一个皇帝再有才能他也终究是会逝去。所以他必须要早早的选好自己的接班人,朱元璋为人非常传统,所以他一直信奉着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因此他就把朱标立为了太子。朱标本人也很有才能,并且一直跟着自己的父亲南征北战,和当时明朝的开国大臣刘伯温、常遇春等人也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所以在群臣之中也有着很高的威望,如果他能够当,皇帝的话,那么明朝的江山肯定能够很稳固。
但是朱标并没有像他父亲希望的那样可以继承大统,因为朱标很早便去世了。传统的朱元璋没有册立自己的其他儿子为太子,而是想要立自己的孙子朱允炆为太子,相信了解明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朱允炆文不太适合当皇帝,因为他非常的软弱善良。而当时的政局不允许有这样一个软弱的皇帝出现,而朱元璋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也想在自己退位之前,帮助朱允文铲掉所有的障碍。
朱元璋为了帮自己的孙子铲除障碍,真是费了很多心思。在发妻生日那天,他也宴请了和自己一起征战江山的所有功臣。一般情况下皇后的寿宴上应该都是美味佳肴,但是朱元璋故意让御膳房给所有的功臣面前只摆了一些青菜,而这些功臣们都没有动筷。这时朱元璋说,如果你们不喜欢吃我就给你们换新菜,于是朱元璋命令厨房送来了三道名贵的菜肴,第一道是清蒸燕窝,第二道是红烧兔肉,第三道是鼋汁狗肉。这三道菜肴上了以后,功臣们开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但是在所有的功臣之中,只有刘伯温看出了朱元璋真正的意思。于是旁边的人问他为何还不动筷?刘伯温脸色苍白说道,这三道菜的意思分明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意思,这也就是说皇帝在提醒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跟着他一起走,如果不听话的话我们也会走到被杀死的地步。
朱元璋通过这次的宴席就已经暗示了自己的功臣,告诉他们不要自恃有功就可以任性乱为,只有皇帝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所以如果他们不听话的话也会落得惨死的下场。第一个参透朱元璋心思的刘伯温,此后一直拥护着朱元璋的想法,朱元璋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就是因为这样刘伯温最后才能够独善其身,没有被朱元璋所杀死。
从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朱元璋为了让自己的孙子能够登上帝位,可真是煞费了苦心,可是他机关算尽最后还是没有让自己的孙子能够坐稳这个帝位。因为他的儿子朱棣在他死后,很快就推翻了朱允炆的政权重新称王。所以说如果自己没有很大的才能,自己也没有一颗努力奋进的心,别人再帮你你也不会有所成就,最后也抓不住你得到的东西。你们对于朱元璋的这个做法有什么想法呢?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