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的提高,加之教师职业的“铁饭碗”,选择国家和地方公费师范生的学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优秀,各省不管是公费师范生还是本科普通批次的师范类院校分数也是越来越高。
教师专项
广东教师专项,即广东公费定向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惠州、江门、肇庆等地市71个县培养中小学教师专项计划,毕业后由培养计划来源地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规定进行面试、考察录用,派遣到定向县(市、区)定向服务单位任教不少于6年。
【资料图】
承担公费定向培养粤东粤西粤北中小学教师培养院校为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岭南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州大学、韶关学院、嘉应学院、惠州学院、肇庆学院等。
今年高考生报考教师专项的热情依旧处于高位,所有院校均一次性满档,物理类、历史类投档线均高于500分,投档最低排位较去年有所前进。
教师专项是地方公费师范生,基本修业期内不但免除学费、住宿费、教材费等费用,还发放每生每年8000元的生活补助,吸引了一批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学生报考。
教师专项投档排位持续靠前,体现着报考热,意味着越来越多高分考生青睐教师专项。在高考人数攀升和就业形势的背景下,不少考生倾向于稳定和有编制的工作岗位,免学费、包分配、毕业即有编有岗的定向招生获得青睐。教育行业的假期福利,也吸引了不少考生。
教师专项热度不减,报考的高分考生增多,录取最低排位整体呈现前进趋势。
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教师专项历史类投档线最高分为573分,排位8329位,来自专业组108小学教育(师范)专业,定向至惠州市博罗县,共计招收33人。该校本次教师专项历史类投档最低排位19512位,较去年的最低排位27095位前进7583个位次。
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教师专项物理类投档线最高分606分,排位22854位,来自专业组119,同样为定向至惠州市博罗县的小学教育(师范)专业。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师专项历史类投档最低排位30580位,较去年的39500位大幅前进8920个排位。该校历史类除专业组110外,其他专业组录取排位均在三万名以内,投档线最高分为专业组101(学前教育师范,定向至梅州市梅县区),投档最低排位16843位。
目前招收国家公费师范生的有6所部属师范类大学,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其在部分省份的最低录取分数盘点如下(单击图片放大查看):
除了教师专项以外,我们再一起来看看今年广东高考普通类师范类院校和专业投档情况如何。 (注:以下表格内容为不完全统计,一切请以官方信息为准)
7月19日,广东本科批投档线正式公布。从本科批次普通类投档结果看,普通类(历史)投档率达96.7%,普通类(物理)投档率达99.2%,除部分招生数量较大的民办院校、收费较高的院校专业组和部分有特别招生要求的院校专业组存在缺额外,绝大部分院校均一次性满档,特别是师范院校,依然是今年的香饽饽。
我们先看看广东高考在各高校师范类专业的具体投档情况。
物理类
普通类(物理类)方面,华南师范大学依然强势,专业组代码213,以投档最低分数614,最低排位17696,遥遥领先。华师的其他专业组,投档最低分分别是613、612和602,分数都很高。除此之外,招收国家公费师范生东北师范大学、以及省内重点大学深圳大学、省外的江西师范大学,这几所大学投档最低分均超过600分。
更多的师范类院校,如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等多所师范类院校,投档分都不低,其中,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除学分互认和少数民族班,各专业组投档最低分数
历史类
普通类(历史类)方面,华东师范大学位居榜首,投档最低分621,投档最低排位1329。东北师范大学598分,华南师范大学597分,其中华南师范大学的3个专业组,均在590分以上,投档最低排位在3000到5000名,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也要570分,投档最低排位7686名。
这几年报考师范类学校的考生是越来越多,师范类专业为何年年如此火爆?
除了编制、铁饭碗等因素,还有它的职业特性。首先,教师不容易被“AI”取代。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就可以躬耕桃李,教书育人,终身不移。其次,国家重视教育,政府每年对教育的投入逐年提高,教师的稳定感、幸福指数在提升,这是不争的事实。更不说,教师还有寒假、暑假,长假有保证,中小学教师,每年寒假、暑假大约有2个半月,高校教师更长,一般有3个月之久。所以说,这个专业能不香嘛。
大数据整理了2023年十大搜索热度最高的本科院校。其中,在双一流和非双一流本科高校前十中,南方高校实现霸榜。
大数据发现,2023考生及家长在选学校上,除学校知名度外,学校综合实力、学校就业率、保研率、师资力量等也成为重点考量因素。
另外,通过今年各省投档分数线也可以发现,考生家长在选择时越来越理智,不再院校为王,无脑追捧。
在专业选择上,大数据总结出影响考生选择的5个因素,分别是个人兴趣、专业热度、就业前景、深造机会、他人建议。
排在第一的是个人兴趣,相较于过往“名校不看专业”、“万金油专业”等情况,现在考生在选择时,更注重个人兴趣,自主性更强,专业“冷热”也有了新的局面。
临床医学断层第一,冷门专业也有春天
大数据整理了今年十大热门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热度断层第一,教育学、经济学及计算机等专业位列其后。
另外,从今年投档分数线也可以看出今年医学专业热度有所升高。如北京大学医学部今年在山东省投档位次可达22,而2022年投档位次均在150+。
在学科搜索热度中, 医学成为热搜学科第一,人文社科紧随其后。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医学热门专业第一为临床医学,人文社科热门专业第一为经济学,工学热门专业第一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学热门专业第一为物理学,农学热门专业第一为林学。
与去年相比,航空航天工程增长最多,高达61%。另外,农业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热门专业仍然保持强劲势头,搜索热度继续攀升。
另一方面,戏剧影视导演、哈萨克语、能源经济等小众“冷门”专业搜索热度较去年大幅提升,考生的专业兴趣门类在不断拓宽。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等小众专业领先
着眼于未来,大数据还整理了就业“钱”景最佳的专业。船舶电子电气工程、荷兰语、印地语、飞行技术、光源与照明位列就业前景最佳本科专业前五。数据显示,如上专业的毕业生在对口领域的收入,将随着就业年限的增长与其他专业毕业生拉开大幅差距。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