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8月2日,成都城区迎来短时暴雨天气,一网友在东安湖体育公园内实拍成都大运会主火炬塔圣火在暴雨中依旧熊熊燃烧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为什么这么大的雨都浇不灭?”“肯定是有科技和狠活”……不少网友在评论区提出了疑问。
那么到底为什么成都大运会主火炬塔的圣火浇不灭?今天的科技“点亮”大运栏目,小锦来揭秘主火炬塔背后的“黑科技”。
走进东安湖体育公园,主火炬塔那取自金沙文物“阳燧”颜色的塔冠和12条螺旋形结构包裹构成的塔身必定是你第一眼就能看见的“显眼包”。大运会主火炬塔位于主体育场南轴深入东安湖湖面约5米处,塔身高度31米,寓意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夏天生活图鉴#小锦了解到,主火炬塔的亮金色塔冠内密集排布了8套高能点火装置和108根火管。火管被分成三组,排布在三条独立连接燃气管线的环形轨道上。华润置地成都大运会火炬塔馆长张宗虎介绍,等距排布的“三环”,其实对应着大火环形、中火环形、小火环形,每一环均可以实现独立点燃关闭及燃烧负荷调节,既能保障主火炬塔焰火持续燃烧,又能节省能源。
“就像我们家里的燃气灶一样,针对不同天气,可以开启不同数量的环形燃烧轨道,比如暴雨天气开‘大火’,天气晴好转‘中小火’。”张宗虎说。
此外,还专门为顶端布置的108根火管设计了特殊的燃气喷嘴结构,不仅能保障主火炬塔抗风雨能力,还能实现火焰颜色的调整。张宗虎介绍,主火炬塔燃烧装置设有8个火种,不仅可以助燃108根火管,还能在极端天气下为熄灭的火管提供火源助其复燃,保障主火炬塔火焰在9级大风下依然“吹不灭”。
其实早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前夕,为验证极端天气下主火炬塔能否稳定燃烧,大运会相关保障团队还与消防部门联动,使用高压消防车模拟暴雨天气,连续8次对主火炬塔燃烧装置及焰火持续冲刷,每次持续10分钟,确保燃烧过程万无一失。
此外,主火炬塔能稳定持续燃烧,电力供应系统也功不可没——敷设两组市电,1组UPS备用电源与1组发电车现场保障,既满足灯光和燃气控制系统的用电需要,也为火炬燃烧上“双保险”。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大运会火炬塔设计也充分考虑了赛后利用的场景和使用模式。据介绍,火炬塔泛光设计考虑了三种模式:大运会模式、节假日模式和日常模式。成都大运会期间,火炬塔承载圣火;赛后可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夜间重现大运圣火燃烧的时刻,成为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日常模式则采用高空投射灯射向天空,在开阔的周边环境中,璀璨夺目,成为城市夜间标志。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黄雪松 图据 大运会官网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王淇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