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督网-关注品牌质量,聚焦时代发展!

网站首页

质量监督网

2017年上市民营快递巨头增至7家 2018年定调大发展

当前位置:质量监督网 > 行业新闻 >   2017-12-29 10:18 来源:凤凰网

2017年民营快递企业的上市浪潮仍在继续。继“三通一达”(即申通快递、圆通速递、中通快递、韵达股份四家民营快递公司的合称)、顺丰控股集体上市后,仍有包括百世集团以及德邦物流登陆资本市场,上市民营快递公司增至7家。

不过,上市后的快递企业开始考虑公司业务转型并开启多元化布局,甚至跨界保险行业。在国际业务方面,诸多快递公司也争先恐后抢滩但仍未有较大突破,反观顺丰控股仍然准备将重点放在国内市场,在顺丰创始人王卫看来,国内的快运以及同城配市场份额巨大,仍然值得深挖。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隐藏在上市快递企业背后的矛盾也开始浮现,不过,最终双方仍然选择了握手言和,共同发展。发展至此,业内所认同的是,整个快递行业门槛已然提高,目前民营快递企业之争已经进入下半场,属于巨头之间的较量。

快递,快递行业现状,民营快递上市

总体来说,在2017年年底,多数民营快递上市公司对2017年全年业绩给出了较好的业绩预期。展望2018年,在国家邮政大发展的定调下,中国民营快递企业发展势头正盛,未来仍充满想象空间。

快递企业集体抢滩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网购兴盛,而依托网购平台而发展壮大的民营快递公司在2016年掀起了一股集体上市浪潮,并且延续至今,12月26日,德邦物流正式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招股意向书,挂牌可期,随着德邦物流上市步伐的加快,所有成规模的快递企业在2017年完成了集体抢滩上岸。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登陆资本市场的快递公司包括圆通速递,申通快递、韵达股份、顺丰控股和中通快递5家快递公司。而2017年接棒者则为百世集团和德邦物流。

不同于传统民营快递公司多数采取“借壳”这种相对更加迅速的方式登陆资本市场,于2017年9月20日上市的百世集团选择了远赴美国纽交所,并计划融资4.5亿美元。

另外,不同于“三通一达”以及顺丰控股创始人深耕民营快递行业多年的背景,百世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周韶宁此前背景为国际知名互联网公司技术负责人,并且从百世集团披露的招股说明书可以看出,百世集团背后有很明显的阿里巴巴影子。周韶宁表示,百世集团上市后,要加速打造智慧供应链赋能新零售,并且未来将有选择性地对能够提升百世业务和科技水平的公司进行投资或收购,发展合资和合作伙伴关系。

除百世集团外,另外一家上岸的快递物流企业则是德邦物流,也是首家坚持采用IPO的物流快递公司。尽管登陆时间最晚,德邦物流筹划上市的时间其实并不晚,据记者获悉,德邦物流早在2008年起就开始准备上市,把公司总部从广州搬到了上海并在上海成立了股份公司,在累积完了上市所需的3年盈利业绩之后,在2015年6月23日,首次向证监会报送其IPO申请,不过当时正值A股市场大震荡,监管层决定暂缓IPO进程,德邦物流首次IPO冲刺戛然而止。

不过从《证券日报》记者从德邦物流方面了解到的最近进展为,今年12月22日德邦物流已经获得证监会最终的发行批文,并刚刚公布了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招股意向书,按照进度来算,接下来德邦物流将准备路演拉开招股发行大幕,在2018年1月份挂牌交易已经是非常大概率事件。

按照德邦物流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招股意向书显示,其此次IPO拟发行不超过10000万股,公司拟将此次发行所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围绕公司主营业务投向零担运输车辆的购置、直营网点建设、快递车辆与设备购置和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它民营快递公司相比,德邦物流还有其差异化的一面,公司是以零担业务起家,快递业务是其近年来转型的一个业务增量。

海外布局冷暖不一

除深度布局国内市场外,对于走出国门,对海外市场的布局规划,各家快递公司态度冷暖不一。

圆通速递早早就开始发力,圆通速递公告称,其子公司圆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圆通国际控股”)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先达国际物流控股有限公司出售各方办理了相关股权交割手续。交割完成后,圆通速递通过圆通国际控股持有先达国际61.75%的股份,实现对先达国际的控股。

记者注意到,目前,“四通一达”(即申通快递、圆通速递、中通快递、百世集团、韵达股份五家民营快递公司的合称)等国内物流公司陆续抢滩海外市场,加快海外布局。阿里旗下菜鸟网络近日也宣布,已经与阿联酋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签署包机协议。

不过,顺丰对于国际业务似乎并不那么热心,公司创始人王卫反而更看好国内市场,认为国内快运以及同城配市场仍然前景无限。对于公司海外布局情况,顺丰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顺丰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如在东南亚等华人多,管理半径小的国家地区设置自营团队,自营比例较大。

而在欧美市场,国内企业人力成本不占优势,技术优势也不突出,顺丰主要采取与当地物流企业合作形式拓展业务,比如顺丰控股今年9月底发布公告称,与美国联合包裹成立合资公司,已获监管审批。

“双11”快递再创新高

接下来就是一年一度的考验快递配送能力的“双11”。不过在此之前,多家快递公司却宣布了涨价这一消息。

10月10日,中通快递官方微信号“中通之声”发布公告称,受运输成本增加、人工成本提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将调整快递价格;10月11日韵达速递宣布,调整运价;10月12日,有消息称,圆通速递跟涨,一时间快递涨价喧嚣尘上。

在涨声喧哗下,各快递企业具体选择其实有所不同。记者从多家快递加盟商处获知,韵达、中通均上调了面单费与中转费,由此倒逼终端涨价,圆通则是出台指示。有快递公司高层更是坦言,随着业态发展,涨价是必然,目前快递公司总体已是“入不敷出”,各网点处于增量不增收的尴尬局面。

不过,快递涨价的小插曲并未影响接下来的“双11”。11月11日,根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主要电商企业全天共产生快递物流订单8.5亿件,同比增长29.4%。

按国家邮政局掌握的信息,全国邮政业在“双11”期间投入作业场地近3000万平方米、干线运输车辆近9万辆以及现有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近300万。天上的无人机、地上的“小黄人”(全自动快递分拣机器人)也投入运营。为应对天量快件包裹,每家快递公司都做了充分准备。人手的增长已经到极限,各家都纷纷加大自动化设备方面的投入。

而借助菜鸟网络平台,快递的送达时间也开始提前,据菜鸟公布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24时,天猫“双11”当天物流订单已发货超3.66亿件。当天下午4时,全国即有340个城市签收了当天购买的包裹。

“双11”对上司快递公司全年业绩助跑也颇有预期,顺丰控股表示,四季度由于“双11”等节日的催化,是业务旺季,所以完成全年业绩预期是大概率事件。

此外,12月18日,中国快递行业三大巨头顺丰控股、申通快递、韵达股份发布了未经审计的2017年11月份快递服务经营数据。作为三大巨头上市后首次在“双11”次月公布业务数据,记者发现,直营系顺丰虽然11月份快递量仅为3.42亿票,远低于申通快递4.67亿件和韵达股份5.53亿件,但从营业收入上来看,顺丰以76.18亿元远超申通快递15.15亿元和韵达股份11.03亿元,是申通快递和和韵达股份营业收入总和的约2.9倍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业务量增幅方面,韵达股份以43.26%遥遥领先于顺丰控股的19.16%和申通快递的19.79%,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从行业发展数据来看,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17年11月邮政行业运行情况显示,11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47.1亿件,同比增长25.2%;业务收入完成565.5亿元,同比增长21.8%。以上述三家快递巨头公布的11月份业务量数据计算,已占到当月全国业务量的近29%。

记者了解到,面对上市后的首个“双11”,各大快递巨头加足马力,展示肌肉。顺丰控股祭出运力多元化、数字化管理、搭建专用重货运营网络和海淘件24小时预约通关等四大招,在“双11”期间继续确保服务质量的高效稳定。申通快递则召开2017年“双11”保障动员大会详细部署,韵达股份除了召开专题会议,还召开了动员大会,从平台扩展、科技创新、绿色升级等方面为“双11”保驾护航。

2018年定调大发展

时值岁末,国家邮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军胜对2018年快递物流工作也提出了要求,具体来看:

第一,要坚持稳中求进,推动邮政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第二,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解决行业发展短板和弱项;要认清行业短板,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最远N公里”、安全、绿色等关键问题,进一步提升服务“三农”能力,助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进一步推进“快递下乡”“邮政在乡”,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第三,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断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第四,要坚持服务民众,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用邮需求;

第五,要坚持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履职水平。

具体数据方面,根据中国邮政局发布的《国家邮政局关于2017年前三季度邮政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快递服务企业的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同比增幅同比有所下降,但业务量增速降幅较上半年收窄了1.8个百分点。分季度来看,与往年季度间波动的规律不同,快递业务规模增速出现小幅下滑态势。第三季度,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速为28.4%,较第一、二季度分别回落了3.1和1.6个百分点。

不过,尽管快递业务季度间增速略有放缓,但快递业务整体增长仍处于高位。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73.9亿件,同比增长29.8%;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425亿元,同比增长26.7%。可见,中国的快递业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速,这在快递上市公司的财报及业绩展望当中也有所体现。

上市公司方面对2017年全年业绩也给出了较好的业绩预期,具体来看目前除圆通速递保持沉默之外,各家都给出了较为积极的预测。其中,顺丰控股预计2017年全年净利润为46.93亿元至49.93亿元,增幅区间为12.26%-19.43%;韵达股份预计2017年度的净利润变动区间为14.13亿元至17.43亿元,涨幅为20%-48%;申通快递则预计2017年全年净利润在15.14亿元至16.4亿元之间,同比增速在20%-30%。

此外,在美上市的中通快递也对第四季度的业绩作出乐观预测。中通快递表示,根据目前快递业的发展,加上今年双11的购买力再次加强,预估第四季度营收在39亿元到41亿元之间,同比增长22.2%到28.5%。

[责任编辑:小燕子]
广告位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