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筑梦路上步履坚定
——陕西检验检疫局2017年工作综述
201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举世瞩目,举国关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中国人民带着一份靓丽的成绩单,怀着满满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昂首迈入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今后发展定好了航向,校准了罗盘。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激发新作为。2017年,陕西检验检疫局党组班子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全国质检工作会议和第二届中国质量大会(上海)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振奋精神、砥砺前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书写出一份“扎根一方、服务一方、造福一方”的精彩答卷。
全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暨“三同”工程现场会在陕西召开
陕西省副省长魏增军(左三)到陕西局调研
质量共治 打造质量提升大格局
时代呼唤高质量的发展。陕西局聚焦陕西省追赶超越的目标,紧密结合建设丝绸之路新起点和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规划,通过4个“抓手”增强质量提升的活力和动力,扩大陕西开放发展。
推动政府抓质量提升。主动融入地方,推动地方政府抓质量的主动性明显提升。4月27日,全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示范暨“同线同标同质”(以下简称“三同”)工程现场会在陕西富县召开,“政府主导、运用认证认可手段助力农业全面质量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富县经验被全国各地借鉴推广。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推动地方政府重视质量、狠抓质量,宝鸡拟与质检总局标法中心合作建立中国钛及钛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汉中出台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扶持特色产品出口的激励政策;榆林以市为单位创建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渭南就创建质量安全示范区和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专门发文;延安提出出口质量安全、生态原产地保护和良好农业规范“三区联创”。
联合各部门抓质量提升。积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发挥部门合力,助力质量提升。与省质监局签署《质检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在认证认可、技术交流、执法互助、质量提升等方面开展合作。主持召开省外贸联席会议,联合省商务厅、西安海关等成员单位,研讨解决外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省贸促会联合举办企业“走出去”风险防控培训班,助力陕西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扩展质量分析的深度,向省政府提出多项产业发展建议,受到陕西省领导批示肯定。“质量管理涉及众多部门,减少监管真空地带是确保质量提升的关键。”陕西局局长徐华良表示。
围绕产业抓质量提升。有的放矢,围绕关键产业促进质量提升,为产业升级优化培育了新动能。结合印度暂停进口中国苹果和梨的情况,全面开展出口水果质量提升行动,确保陕西水果出口稳定。助力西安高新区规模超千亿元的半导体产业发展,指导建成省级出口半导体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针对陕西植物提取物产业面临的生产标准不明确等突出问题,联合商务部门和行业协会,出台10项措施,开展业务培训,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检验监管出口植物提取物重量和货值同比分别增长31.3%和20.9%,陕西成为全国提取物产业和出口第一大省。
借助“三同”抓质量提升。充分发挥检验检疫和认证认可职能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在杨凌农高会上举办“同线同标同质,助力质量提升”主题展,“三同”理念得到扩大传播。将“三同”工程列入陕西省食品安全考核指标、陕西省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等文件,“三同”工程得到有力推进。围绕果蔬汁等陕西主要出口产业和主打、特色产品,针对不同企业逐一帮扶,指导行业龙头企业加入平台,“三同”工程取得显著进展。新增“三同”企业13家,累计达28家,占出口食品备案企业的23.1%。
陕西口岸迎来首批进口肉类
举办“节能有我,绿色共享”城墙行活动。
与陕西省质监局签署质检发展合作框架协议,联合推动质量强省战略实施。
1795吨进口哈萨克斯坦小麦抵达西安港,标志着陕西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正式运营。
严格把关 构筑国门安全防火墙
开放的大门逐渐敞开,安全的阀门就必须加码。陕西局牢固定位检验检疫的公共安全维护职能,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以“四个完善”着力清除不安全因素,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完善口岸公共卫生管理机制。将卫生检疫融入地方大卫生体系,借助地方资源做强卫生检疫事业。与陕西省疾控中心、西安市卫计委、第四军医大学等开展交流合作,提升联防联控能力。内部挖潜,开展人员、业务、设备摸底调查,成立卫生检疫技术专家组,打造口岸精兵。开展口岸卫生检疫风险排查和专项整治,寨卡、马达加斯加鼠疫等疫情得到有效防控。联合省反恐办和西安海关开展口岸生物有害因子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查验出入境人员184.13万人次,查验出入境飞行器10768架次、集装箱8374标箱。
完善国门生物安全保障机制。推动口岸动植检规范化建设,基层初筛实验室建设有序推进。空港口岸截获旅客禁止携带入境物品6688批。邮检口岸截获禁止进境物420批,“绿蕾3”专项行动截获种子、苗木等58批、472件,重23.58公斤,截获国际一级濒危植物白斜子,有效防范了有害生物入侵。开展国门生物安全系列宣传,组织口岸行、进校园、进街道、进机关等活动,以进境集装箱查验、不合格木质包装销毁等为主题多次举办现场新闻发布会,制作法制宣传微动漫《战螂》在陕西电视台播出,国门生物安全理念得到广泛传播。
完善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强化进口食品安全监管,对辖区内已获得备案的进口食品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强化进口商主体责任意识。开展进出口食品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扎实做好出口食品备案工作,新增备案企业23家,增长23.47%。开展“进口食品安全社区行”活动,参加陕西省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局面。
完善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机制。加强进口工业产品风险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应用等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组织开展进出口危险品及其包装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建立进口医疗器械数据库,加强对进口医疗器械等重点敏感商品检验监管。共检验检疫监管出入境货物2.51万批,检出不合格945批,不合格批次同比增长10.79%。
改革创新 当好地方发展助推器
抢抓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机遇,深化改革,主动作为,已经成为陕西局上下的共识。该局创新监管模式,优化服务举措,全力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支持自贸区建设。在省级部门中率先出台支持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20项措施。与质检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完成《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出入境检验检疫改革创新研究报告》,提出32项改革建议。与海关联合印发《支持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监管服务实施方案》协同推进自贸区建设。落实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行动计划,明确落实措施和责任部门。主动对接陕西省“一企一证”联办平台,实现企业报检备案在“联办平台”运行,备案事项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
强化口岸功能。西安口岸功能不断强化,目前空港进口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持续运行,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获批并启用,进境水果指定口岸获批试运行,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正式运营,进境粮食口岸正式运营,陕西打造内陆开放口岸增添了满满动力。2017年2月22日凌晨,满载1795吨哈萨克斯坦小麦的首趟中亚班列(哈萨克斯坦-西安)粮食专列,经过7天6夜的疾驰,驶入西安港。进口商益海嘉里(兴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米杰高兴地说:“西安进口粮食不用再绕路了,为检验检疫部门点赞。”截至目前,通过肉类指定口岸进口加拿大猪肉105吨,通过粮食指定口岸进口哈萨克斯坦小麦5695吨。
促进通关便利化。出台深化检验检疫改革优化外贸营商环境18条措施,开展审单放行工作,80%入境货物实现审单直放。上线全国无纸化系统,无纸化报检率达95.2%。出台原产地签证4项创新举措,便利企业备案和申领原产地证书,新增备案企业157家,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18476份,签证金额13831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61%和26.76%,其中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9039份,可为企业减免关税9356.32万美元。启用供港澳活牛电子监管系统,实现了视频监控,“快验快放”。升级“一体化”制度,对12家企业实施陕沪“进口直通”。积极参与陕西省电子口岸建设,成功启动“单一窗口”标准版,试点企业25家。与山东省政府、海关、检验检疫、港口建立区域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机制。
创新行政执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动态管理办法》《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执法全过程记录暂行办法》接连出台,法治质检建设不断推进。查处一起毛坯钻石逃避检验检疫监管案件,开出该业务领域全国首张罚单。实施“七五”法治宣传规划,推广“法治质检云”平台,开展“3·15”“12365局长接线日”等法制宣传活动,宣传检验检疫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进出口营商环境。
苦练“内功” 全面增强自身软实力
打铁必须自身硬。陕西局始终把严格规范管理,加强内部监管放在重要位置,以党建为基础,夯实队伍建设,做实党风廉政建设,压实日常管理监督,全面提升把关服务工作水平,构建了良好生态。
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开展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开展“对标定位,晋级争星”活动,着力构建晋位升级长效机制。推进“党员管理积分制”,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建立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机制。建立巡视整改长效机制,定期通报进度,逐项对账销账,完成巡视组移交的4个问题线索的核查工作,按期上报巡视整改报告。
队伍建设有序推进。着力解决“三超两乱”问题,撤销违规设立的机构,对不符合岗位设置规范的人员进行调岗。严把选人用人关,重视干部队伍长远规划,为分支机构配备一批副处级领导干部,增强了基层单位领导班子能力。推进轮岗工作常态化,提升了干部队伍活力。
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制定《2017年反腐倡廉工作安排》,将要求和任务落实到岗到人。制定《规范提醒谈话和函询办理工作的暂行办法》,建立谈话函询制度,在全体党员干部中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将廉政建设关口前移,对14名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组建2个分片派驻纪检组,配齐工作人员,建立工作制度,实现了对分支机构和直属单位全覆盖。
管理提升活动有实效。编制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组织开展落实规划征文,凝聚强大力量。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防控财务风险,提升资金利用效益。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推进简政放权,实施“瘦上强下”,全面下放业务,陕西局业务部门的宏观管理作用明显增强。重新界定部门职责,杜绝业务交叉,清理规章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审批流程便捷高效,工作流程不断优化。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2018年,我们不忘初心,满怀豪情,伴随着中国梦的号角,筑梦路上,陕西检验检疫人砥砺前行的脚步,自信、有力! 《中国国门时报》
质检要闻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