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督网-关注品牌质量,聚焦时代发展!

网站首页

质量监督网

青海检验检疫局发挥职能优势推动青海外贸经济发展纪实

当前位置:质量监督网 > 市场监督 >   2018-01-08 10:16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国门时报

踏浪而来的五重奏

——青海检验检疫局发挥职能优势推动青海外贸经济发展纪实

在过去的一年,青海检验检疫局始终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开拓创新,勇往前行。面对铿锵有力“质量强国”的誓言,以责无旁贷的态度,推陈出新,在坚定贯彻落实质检总局各项工作要求的同时,出台了一系列与质检总局、青海省委省政府良性互动的具体举措,保障着青海外贸经济这驾“马车”快速良好地前进。质检总局、青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调研青海局工作期间对青海局敢做、敢闯、有为、能为的工作作风给予了高度认可和赞誉。在全局干部职工刚过百人的情况下,各项工作成绩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突破,在建设“西部强局”的蓝图上,青海局党组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难 难不倒前进的步伐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被誉为“三江之源”“万山之宗”,其总面积为72万平方公里,人口583.4万,少数民族人口274.1万人,境内资源丰富,长久以来,受生态、区位等因素的影响,外贸经济依存度较低,在这样一个以少数民族居多的大省、经济穷省面前,发挥检验检疫职能优势,进一步推动青海外贸经济发展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困难。

“青海外贸经济发展为什么缓慢?”“怎样才能推动其发展”这两个问题一直在以青海检验检疫局局长乔惠同为“班长”的党组成员脑海中挥之不去,只有继续坚持质检总局“十二字方针”和青海局党组成立之初所制定的工作目标和“三大工程”等措施,才能抓住主动权,进一步推动青海外贸经济发展。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青海调研时围绕青海工作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中,青海局通过近一年的不断努力,一系列助力青海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具体措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国家级出口质量安示范区建设、青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保障中欧班列等重点特色工作内容,深受质检总局、青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亲笔批示7次,2017年8月,支树平来到青海局看望广大干部职工,慰问扎根在高原的青海检验检疫人,高度肯定了青海局为服务外贸经济发展所做的各项努力。青海省委书记王国生、青海省省长王建军等领导批示23次。青海局已连续多年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如果说,用一份信念和一种激情去打造青海检验检疫事业的不断发展,那么最好的鼓励莫过于这些亲切的文字和一次次荣誉的肯定。

开展口岸应急演练

街头为过往群众讲解进出口食品知识

为朝觐群众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炼 炼出凝聚力的队伍

一直以来,青海局党组反复强调干事创业必须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政治觉悟、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要有人民质检为人民的质检情怀,想要打造出一支敢担当、作风硬、技术强、业务熟的检验检疫队伍,根本是要打造“精气神”。为此,青海局党组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文化建设,多次召开专题部署会,细化和完善了《“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活动方案》《党支部管理考核细则》《基层党组织固定活动日制度》等一系列加强学习的方案、细则。在青海局门户网站开设《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专栏转载或发表各类文章上百余篇,开通“青海国检”微信公众号,推送各类微信文章近70篇,建立“青海国检政工之窗”微信群,开办“国检大讲堂”,全年开展各类党风廉政建设学习近20余次,全局上下形成了“你学我赶,互学互助”的良好氛围,青海局全体干部职工“精气神”得到进一步锻炼。

在政治“精气神”的推动下,青海局点对点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可以说是“靶”向清晰、焦点精准、“弹”无虚发。在扶贫工作中,青海局始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这一具体要求,因地施策,因户施策,强化支撑体系,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真正实现“输血”变为“造血”。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向乌兰县茶卡镇茶卡村捐赠了心电图、全自动血球仪、彩超、全自动生化仪等总计151.3万元的医疗设备,每年免费为全体村民进行健康体检。在青海局党组的力挺下,扶贫工作队使出“洪荒之力”为茶卡村争取各类专项扶贫资金226.87万元,帮助村民依托茶卡盐湖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万余元,远超青海省3316元和海西州4000元的脱贫标准,贫困的帽子摘了,百姓的笑容多了。青海省委省政府对青海局扶贫帮扶工作给与了高度肯定,在扶贫工作考核中名列前茅。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下,在习近平总书记青海调研重要讲话精神的感召下,青海局党组及全体干部职工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青海外贸经济发展“洪流”中,实践一次次证明,好的领导出好的班子,好的班子出好的作风,好的作风出好的成绩。

干 干出前所未有的成绩

青海就因其世界第三极的特殊地理位置,造就了众多具有高原特色优势的农产品,枸杞、西宁大白毛、冬虫夏草、牛羊肉等产品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其中青海枸杞独显“傲娇”,在经过大量调研后,青海局结合枸杞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借助国家认监委启动枸杞有机认证试点契机,积极引导企业申报试点,抓住了机遇,占得了先机,青海共有20家枸杞生产企业进入试点范围,占全国试点企业的51.2%,枸杞种植面积约8万亩,获证企业及认证面积居全国首位。在随后召开的青海枸杞有机认证试点颁证暨国家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示范县创建启动会上,支树平局长亲自出席会议,青海省副省长田锦尘主持会议,国家认监委副主任刘卫军宣布青海获证企业名单并宣布都兰县为全国首批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示范创建县。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长严金海专门批示:“青海有机枸杞认证取得重大突破,青海局及有关部门付出了艰辛努力,望以此为契机,合力做大做强青海枸杞品牌。”青海已连续5年出口的有机枸杞未发生国外通报和退运等情况,从而带动了青海民族地区农牧民增收和青海枸杞产业整体提质增效。也正因如此,青海省政府先后拨付专项资金700多万元,用于枸杞有机认证试点企业开展GAP认证、枸杞品牌建设,这是以往获得地方政府资金支持最多的一次。

高品质的高原特色农产品,需要更高的“平台”作为承载,让其快、优充分体现出经济价值,“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已经成为常态在青海已建成格尔木、德令哈、都兰和海南州4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基础上,西宁出口藏毯国家级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建成实现了青海工业产品国家级出口示范区“零突破”。经由示范区内出口食品农产品数量占全部食品农产品出口的57.7%,金额占53.4%。

作为内陆小局,青海局全局干部职工刚过百人,提质增效,凸显检验检疫作为,是青海局党组开展各项工作的最终目标,建设“西部强局”不是纸上谈兵,更不是天方夜谭,在全系统内开展的e-CIQ与无纸化申报系统工作中,青海局率先实现e-CIQ与无纸化申报系统对接,报检无纸化覆盖率为98.4%,通关单无纸化率为100%,通关时间节省30%以上。出口食品农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走在全国前列,19家出口食品企业入驻“三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三同”(以下简称“三同”)上线企业占辖区备案企业总数的28.79%,全国排名第三。指导13家“三同”企业,21种产品进驻“优食”华夏精选、“三同”优品、京东“供港生鲜”等电商平台,“三同”企业新增内销948万元。

作为减免关税的“敲门砖”“金名片”生态原产地证让企业在出口过程中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享受到这一优惠,截至目前,青海共有12个申报主体的27种产品获得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矿泉水、冬虫夏草、枸杞产品、黑枸杞、蕨麻产品、牛肉干等17种产品是全国首个取得生态原产地保护。

2017年,青海出口食品农产品1388.8吨、货值3044.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5%和87%。其中,三文鱼出口创汇297.6万美元,同比增长101.8%。这直接使青海外贸经济获得巨大实惠。

守 守出坚固的国门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调研时围绕青海工作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不难看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作为“中华水塔”的发源地,青海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作为青海唯一一个国际空港口岸,筑牢国门安全是青海局当仁不让,敢于挑起担子依法履行职能的具体体现,2017年,共检疫查验出入境航空器693架次,同比增长46.2%,出入境人员24084人次,共发现有发热症状旅客22人,传染病疑似病例7例,确诊呼吸道病毒感染阳性10例,同比增长400%;查验出入境行李2.1万件,截获禁止进境携带物634批、1787件,截获禁止进境物29种660种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5种,均为青海口岸首次截获。经鉴定为双齿谷盗、湿薪甲、蠼螋、扁蛛、狼蛛等5种有害生物,其中双齿谷盗达上万只。在“绿蕾”行动中,截获禁止携带入境的种子、种苗共53批次,同比增长783.3%。

作为穆斯林少数民族大省的青海,也是全国朝觐大省,青海局常年坚持深入循化、化隆、民和三县,为高龄、贫困朝觐群众上门开展朝觐体检和预防接种工作,每年节省费用过百万余元,优秀的工作成绩多次受到质检总局和地方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赞誉,并在全国卫生检疫监管会议上首次作了大会交流。2017年,青海局圆满完成了2198名朝觐穆斯林群众健康体检、预防接种及包机保障工作,在开展的MERS重点疫情防控工作中,共计开展传染病监测35人次,其中移交青海省卫计委转诊3例,均排除MERS染疫嫌疑。

发挥检验检疫部门技术人才优势,从源头上把控大美青海生态安全,筑牢国门安全,青海局积极构建西宁机场口岸外来有害生物防控体系、检疫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构建创新口岸检疫监管模式、完善口岸疫情疫病防控应急体系,全面监控出入境人员和航空器,预防国外有害生物入侵,严控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疫病疫情的传入,为大美青海撑起了“保护伞”,这些亦是青海局党组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要求的具体体现。

合 合出多领域的亮点

不做无根之树,不做无源之水,拓宽合作渠道和路径,形成大质量格局,执法互助、信息共享进一步提高检验检疫工作效率,在青海局的积极努力和质检总局的关怀帮助下,质检总局与青海省政府签署了《坚持生态保护 推进绿色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备忘录,在保障“大美青海”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全面提升宏观质量管理能力,强化质量安全与生态安全监管,支持质检改革和检验检疫能力建设,加强对质检工作的领导和支持等方面开展合作。青海局积极与7家援青检验检疫局签署援助协议,从资金、项目、科技、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成功帮助青海局建立起了动植检实验室。与海东市、共和县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全方位助力地方特色产品提质增效、扩大出口;与农牧、林业、商务、海关、经信委、科技、贸促会等部门协作配合,签署了备忘录,在共筑生态安全防护屏障促进林业产品出口、加强原产地签证工作、加强口岸核辐射监测工作、提升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水平、强化朝觐卫生检疫保障、全力推动贸易通关便利化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站在新时代重要转折点的关口,青海局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时代浪潮中,不懈努力为青海外贸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披荆斩棘,面对现在取得的成绩,青海检验检疫人只是从容一笑,新的作为在不远的未来! 

[责任编辑:小燕子]
广告位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