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情报局网

北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首都?

当前位置:金融情报局网>资讯 > 国内 > 正文  2019-02-27 15:25:52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27日电(记者 李童)北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首都?“四个中心”明确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功能定位,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这,是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

北京正在成为什么样的首都?5年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实践给出了答案。

瘦身减脂,增肌塑性

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年来,北京市加速疏解非首都功能,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累计达到2648家,累计疏解提升台账内市场581家、物流中心106个。大红门、动物园等区域性批发市场完成撤并升级和外迁,天意等批发市场实现关停。

疏解,是为过去的北京“瘦身减脂”。

严控增量,是为未来的北京“增肌塑性”。

2018年9月26日,北京市制定实施了全国首个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目标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对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生产、生活性服务业予以细化修订,严把新增产业准入关。

截至2018年底,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累计达2.16万件,批发零售等限制类行业新设市场主体数量下降明显。

据北京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刘伯正介绍,2018年,北京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有望连续13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考核任务,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4万元/人左右,位居全国第一。

能耗下降,效率提高,这正是首都发展应有的样子,而北京做到了。

双控、三线 留白增绿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的发展要严守“双控、三线”。“双控”之一就是控人口规模,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产业疏解有效促进了人口控制。数据显示: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在2017年末为794.3万人,与2016年年末相比减少13.2万人;北京市户籍人口2017年末为1359.2万人,比2016年末减少3.7万人,降幅为3%。这是自1949年以来,北京市外来人口和户籍人口第一次出现双双出现下降趋势。

然而控制人口规模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并不矛盾,北京通过“留白增绿”的方式,合理利用了疏解腾退后的空间,曾经脏乱差的背街小巷,通过环境整治,“长”出了公园绿地、城市森林。

2018年,北京拆违腾退土地6828公顷,1683公顷腾退土地实现了“留白增绿”,建成城市休闲公园28处、小微绿地121处,全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提高到80%。绿地在市民生活中正变得触手可及。

在东四环南段,昔日的大型不锈钢批发市场已经变为小武基公园;曾经密密麻麻满是简易房屋和违法建设的黑桥村,如今已脱胎换骨,变身为122万平方米的黑桥公园,将于今年6月开园;地处角门西与公益西桥之间的嘉囿城市休闲公园,早在几年前,还是一个综合批发市场,300家商户在此贩卖百货、服装、五金商品,环境脏乱。

机关搬迁 政务提效

根据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载地,与雄安新区构成未来北京新的“两翼”。

2019年1月11日上午,北京市“四大班子”分别在位于通州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址举行揭牌仪式。北京市级机关第一批搬迁完成了35个部门、165家单位的主体搬迁,实现约40万人向外疏解。

政府搬家并不影响为百姓服务、为企业解难。所有直接为企业、市民提供服务的各级各类政务大厅、办事窗口都不迁入“副中心”。而

经过升级改造,北京市政务服务大厅正式推出了“综合窗口”,市民办理不同部门的不同事项,只需要取一次号,去一个窗口即可。有的事项,如果材料齐全,市民当场就能拿到结果。今后企业、市民进“一门”找“一窗”,可办1000余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

为解决网上办事反复注册、多次登录问题,北京大力推动跨部门、跨层级信息数据开放共享,让办事企业、群众不再反复提交相关信息,实现“一次登录、全网通办”。

此外,北京将全市各级各类政府热线整合,改变过去“政府热线号码太多,群众有事不知道找谁”的状况,依托市政府服务热线12345,实现“诉求响应,一号对外”的格局;依托“北京通”APP,把包括公积金查询、社保查询、小汽车摇号等事项放进手机“掌上办”,让群众体验更多的掌上服务。

关键词: 北京 功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