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国务院出台的“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向广大社会和消费者推广“无废”理念,2020年11月16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和百事集团(以下简称“百事”)在北京联合启动“百事无废公众教育项目”。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副司长杨小玲、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徐光、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何家振、百事亚太地区首席市场营销官及可持续发展负责人叶莉、百事大中华区集团事务部副总裁张咏清等出席了启动仪式。
2018年12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已成为中国固体废物领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与百事计划于2020-2023年在中国7个城市,即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德阳、威海、杭州约50所学校开展“百事无废公众教育项目”,项目将通过建立“无废校园”试点和在全国范围内传播“无废”理念和知识,以学校为平台,通过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社区带动社会,传播“无废”新理念,助力中国“无废城市”建设。
项目内容包含“无废”知识讲座、实践活动,配备垃圾分类硬件设施等,推动学生参与“无废”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同时,项目将试点“无废”智慧社区,将“无废”宣传从理念和意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构建全民绿色“无废”生活方式。预计项目将直接覆盖和影响学生、社区居民超过50万人。
同时,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宣布正式成立“无废公众教育联盟”。“无废公众教育联盟”依托国家倡导垃圾分类和循环经济的政策,以及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的平台与资源,致力于搭建政府、企业、学者、公众及社会组织等各界垃圾管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沟通、合作和行动平台,推动中国垃圾管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正向发展。“百事无废公众教育项目”是该联盟的第一个示范项目,百事亦是该联盟的首批企业成员。
在启动仪式上,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副司长杨小玲发表致辞,与会专家针对“无废城市”建设主题进行了圆桌对话。清华大学教授李金惠和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常务副会长王旺分享了国内外“无废城市”建设和塑料垃圾的回收利用等议题。叶莉介绍了百事在运营方面的环保进展。在饮料包装方面,成功降低饮料瓶的重量,并通过优化零食产品包装的尺寸,达到减少使用薄膜、纸箱,优化物流环节,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等。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何家振强调,在“无废城市”建设中,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只有各主体责任方负起责任,共同推进‘无废’理念的传播,才能共同助力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质检
推荐